
浅析绅士教育 读《教育片论》
李 信 安康市高新中学
《教育片论》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的一部教育著作,该书是洛克与友人爱德华·拉克讨论儿童教育问题的书信集,于1693年出版,全书主要从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论述“绅士教育”,就如何把儿童培养成身体健康、有德行、有理智、有教养、有才干的绅士或有开拓精神的资产阶级事业家、实业家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洛克指出:“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全的体魄”,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绅士才能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迎接挑战,才能获得人生幸福;高尚的道德品行和良好的礼仪是一个绅士最重要的品质,他说:“在一个人或一名绅士所应具备的才服当中,德行是首要的,也是最不可少的。他要为人看重、受人喜爱,自己亦可接受,能够将就得过去,德行是一个绝对必要条件”;而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也是绅士不能缺少的。由此洛克构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一、体育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的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体魄对于一个绅士来说是必备的条件,是个人幸福和事业的基础。《教育片论》的开篇就谈到了绅士的健康教育问题,他说:“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全的体魄”,这是对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健康对于我们做事和幸福有多大的必要,强健的体格对于忍耐劳苦和疲乏,最终在世上有所作为,是如何的不可或缺,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了”。他反对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和人为束缚,主张通过逐渐的训练,养成孩子健康的体魄,使之能够适应各种艰苦的条件和多变的环境,成为将来有用的人才。如要求儿童衣着不要过暖,每天用冷水洗脚,多过露天生活,穿宽松的衣服使身体得到自然发展,饮食要清淡简单,能够忍受饥饿,不喝烈性饮料,睡硬板床,少用药物,使儿童从小就能忍耐劳苦,具有坚强意志。
二、德育
洛克非常重视儿童的德育,她要求儿童在具备强健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德行发展。在他看来,德行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有出息和作为的基础。“在一个人或一名绅士所应具备的才能当中,德行是首要的,也是最不可少的。他要为人看重、受人喜爱,自己亦可接受,能够将就得过去,德行是一个绝对必要条件。没有德行,无论是在今生还是来世都得不到幸福。”
洛克认为绅士应具有理性、礼仪、智慧、刚毅、节制、公正等品德。对于理性,洛克认为人是具有高贵美善身份的“理性动物”,“所有德行和价值的重要原则和基础在于,人能够抵制自身以克制自己的欲望,超越自己前嗜好,而仅仅追随理性所认为最好的事物的指引”。培养儿童的理性感,就是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使其习惯于抑制有关财富、服饰和饮食的各种嗜欲,在享受自己利益与幸福时考虑到别的伙伴的利益与幸福,并要求儿童从小不要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使他们具有乐于赠予他人的美德。培养儿童良好德行的方法是形成儿童发自内心的羞耻心和对荣誉的崇尚之情。对于礼仪,他说:“如若缺乏了德行、俗世的知识,以及礼仪,要想成为一名有成就、有价值的人,那是绝不可能的”,他同时也强调礼仪的形成要注意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要多与品行高尚的人交往。他认为:“智慧是指一个人在世上可以能干地、有远见地处理自己事务。它是良好天性,心智专一,再加上经验,三者合成的产物”。即要求绅士具有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素养。至于刚毅,他说:“真正品德刚毅的人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危险,无论灾祸是什么,也不管其危险有多大,他们都能坚定不移”。
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洛克认为教育儿童首先应该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性情与特点,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天性与才能;要及早施教,“心智在它最初、最为娇嫩和最易于屈服的时候”,适时地使他服从纪律,训练儿童以理性克制欲望,反对溺爱和放纵,形成的良好习惯;要使儿童爱好名誉知道羞耻;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奖励不要变为引诱,少用惩罚,惩罚不要养成奴性;恩威并重,既要有父母和家庭教师的威严,又要有慈爱;以榜样和说服教育为主,家庭教师与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儿童与有德行的人交往等。
从上述洛克对德育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洛克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他提出的一些德育方法,在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中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智育
洛克认为,智育在绅士教育中次于德育,应该放在第二位,“学问是必须有的,但只能处在次要的位置,从属于更为重要的品质”。在他看来,智育的目标:一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为了实现智育的目标,洛克进一步讨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在教学内容上,洛克为绅士的培养设计了一个丰富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洛克也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主张。首先,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主张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第二,洛克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他认为灌输“这样做只是浪费时间,还会徒然引起他们的烦恼,因为他们学习和用功的时候,应该让他们保持一种很好的兴致,一切事情都应该打点得非常轻松,尽可能的愉快”。第三,洛克主张教学要保持新异性。由于儿童的心理是见异思迁的,他们的快乐差不多全是建立在更换与变化上面的,因此,教师应该用新奇的事物去影响他们,以集中和保持他们的注意力。第四,洛克主张教学要由浅入深,分量适中。第五,洛克主张因材施教。总之,洛克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主张,很多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具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洛克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把学校教育明确区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部分,并对教育内容与方法做了具体、详细的论述,他的教育思想成为继他之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理论出发点。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新型人才的今天,再读《教育片论》,洛克教育思想的高瞻性和先性,对我们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