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图新闻

一个有情怀的实干家

发布日期:2016-10-10 发布者: 访问:417

读《阅读徐山林》有感

   

2006年,我毕业来到安康学院,就一直不断地听说到徐山林这个名字。知道其曾官至常务副省长,现已退休,但故乡情深,对安康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关注。由于职业的原因,参与过几次安康旅游、文化发展的探讨,在会议上总是不时听到有人说到徐山林。从人们谈论的观点看,觉得徐山林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而那些谈论他的人在谈到他时又总是充满敬意。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对安康影响至深、而且在民众中颇有声望的官员。这使我一方面对徐山林很敬畏,另一方面又觉得他很神秘。

前几天接到安康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先生的电话,说他们想召开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的座谈会,请我谈一点看法,书名是《阅读徐山林》。听到徐山林这个名字,我心里就已经答应了,更何况李先生还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后来,李先生他们做了一个具体安排,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谈一谈书中记载的徐山林的工作作风,而且由于时间紧张,他建议我着重阅读书中的第1518章。拿到书后,我好奇地随手一翻,映入我眼帘的是他1980年写给妻子的一封信。彼时,徐山林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上级打算特批一笔钱给他们作为补助。当时正在上党校的他知晓后立即写信给妻子,谢绝了上级的好意。信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组织上关怀我们,我们领情。但钱不能要。我们不能因小失大,给自己弄下被动的事。不说25元,就是250元,不该要的也坚决不能要!一个领导干部名声和威信,就是自己的政治生命。绝不可因贪图一点点钱而不顾一切影响。

 

这段话说得很坚决,从中我感受到了徐山林做官的原则,也看到了他为人的智慧。书中还记载了徐山林担任副省长期间处理三门峡库区农工上访风波、安康水电站建设和库区移民、“六六”空难、国有企业“破三铁”改革的故事。从内容上看,书中记载的每一个事件都非常复杂。我很感慨的是,作家和谷先生在叙述这些事件时举重若轻的气度,事件很复杂,可他叙述起来却很轻松。事件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作家的情感倾向,叙事时条分缕析,评价时中肯适度。通过他的叙述,一个曾让我敬畏而又神秘的副部级高官形象,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在我看来,徐山林是一个有情怀而又具备实干精神的领导干部。说他有情怀是因为他对上有担当,处理国家的复杂事情从不推诿,有责任感,也有使命感;对下有关怀,在处理事件时能充分照顾到底层民众的利益,而且他的照顾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自始至终。说他有实干精神是说他在处理事件时,有办法、有手段,工作思路清晰,处理问题成就斐然。

从书中的叙述来看,对上有担当是徐山林一贯的工作风格。三门峡库区农工上访风波发生后,他始终战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先是命令农业厅的厅长到现场与农工对话,农工不满意,又亲自出面直接与农工代表对话。在上访风波的高潮阶段,他勇于承担压力,放风告诉农工,他们的问题由省政府解决,将围困省委大院的农工引到自己的方向来。“六六”空难发生后,各路领导干部纷纷赶到现场,他及时建议集中指挥权,“请领导同志将意见留下,指定一人负责即可”,并勇挑重担,承担救援现场的指挥工作。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他冒着出乱子的风险,勇于冲破既定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拿最复杂也最难改革的国有企业开刀,提出破除“三铁”的工作思路,即打破企业干部的“铁交椅”、端掉工人的“铁饭碗”,破除人人拿的“铁工资”,让企业的利益与干部、工人的收益挂钩,破除平均分配,实现企业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虽然,由于阻力过大,改革在其在位时没有能够完成。但他以其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用他在位时的改革成效为后续改革积累了经验和能量。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徐山林不仅对上有担当,对下也很有关怀。在处理各种事务时,民众的利益是他优先考虑的对象。在处理三门峡农工上访风波时,他始终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为民众争取最大的利益。面对军队、农场、移民的矛盾纠葛,他首先关注的是移民的利益,主张军队和农场让出挪占的土地。在农场让出土地之后,他又首先考虑到农工的利益,积极向国家争取补偿金,不仅解决了农工的工作问题,而且将他们的户口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在处理安康水电站移民问题时,他也总是以移民的利益为旨归。他提出移民不能仅仅是给补偿费,更重要的是考虑他们移民后的生产和生活出路。为此他提出了“有土安置”(即移民后必须有合理的土地耕种)和“跟踪扶持、负责到底”(即对移民的后续生活要跟踪到底,有困难要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的方针,彻底地解决了移民的后续问题,受到了国家移民办的赞赏和表扬。

对上有担当,对下有关怀,不能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徐山林作为一个优秀领导干部,他不仅是一个有情怀的官员,更是一个有办法、有手段、有智慧的实干家。在处理三门峡移民安置问题时,他一方面积极为移民争取利益,另一方面又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安置移民。当时土地30万亩,可是回家的移民不知道多少,人均土地分多了,不够用,分少了,移民会有意见。为此,他通过翻阅研究相关资料,以关中42个县人均2亩为标准进行划分,一方面满足了回家移民生活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也杜绝了移居到更好地方的移民重返家乡的愿望,一举解决了移民的安置问题。在处理安康水电站移民时,为了帮助移民致富,他亲自决策,积极推动,对库区水库进行开发,将其建设成了安康有名的“瀛湖”风景区。在处理“六六”空难事件时,他冷静沉稳,决策果断,迅速有效地了清理好失事现场。在破除国企“三铁”的改革攻坚战中,他思路清晰、部署调动合理高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在当前全国上下大兴“三严三实”的背景下,我认为《阅读徐三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正能量之作,而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徐山林会在他当年工作过的安康有这么大的影响,在普通民众的心中有这么大的威望。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