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图新闻

【书评】创造·积累·传承·推广——《文化名人看安康》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7-04-11 发布者: 访问:943

郑继猛    安康学院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茅屋会因为硕儒大德而放异彩,何况灵秀如汉水,挺拔如巴山,吉祥如安康这一宝地呢?翻开《文化名人看安康》,从远古到如今,处处有前贤的妙笔赞美和唱叹,后哲的审美提升和发掘,更有我安康一方水土养育的才俊,饱含浓郁的情思和忠厚的爱恋,颂美政府官员勤政惠民之美迹,赞美“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民百姓之厚朴与勤劳,咏叹巴山汉水之自然与灵动。

这是对山水美景发现的奇迹,也是“笔补造化”人文精神之昂扬。展卷细读,首先感受到的是对安康百姓神性灵光发现和赞叹。你听,那远古桔槔的声响,仿佛是汉阴老人智慧地启示庄子:要保持天地之真心,祛除狡黠之机心。请看高建群的《安康人》:水西门江堤边的浣衣女,仿佛是夕阳下仙女,沐浴着辉光和圣洁,享受着平和与幸福。再读贾平凹笔下的紫阳、安康百姓,更有智慧的聪明和自然的灵性:“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这不是道家的宣讲,也不是佛教之渲染,而是文人对这方风土人情的点睛概括呀。他们共同发现了这里的美景与灵性,共同感受到山水美景滋润下的这方百姓的智性与满足。是的,智性生成满足,满足带来幸福,幸福化作安康。其次是对风土物产的发现和叹赏。是书收集了历代文人对安康风土物产的歌咏和叹赏。有唐代诗人孟浩然“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的佳句,有明清诗人的雅兴佳构,更有当代文人墨客,学者作家的生花妙笔。学者陶文鹏的香溪洞《即兴赋》,诗人雷抒雁的《雨中赢湖》,大笔抒写山水灵性赐予的感悟;庞进的《旬阳散记》,仿佛混合着“二齿面”的豆香和《爬山调》的情韵;随着霍松林先生的墨迹,我们视线纵览这方水土的形胜与气貌:“西来汉水吞白水,东去秦山入楚山”,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与时俱进的大度和气概。

安康,自然赐予的珍宝;文化,安康景物的雕龙手。景因人而成名,人依景而显真。真是“景物因人成胜慨,才俊因景抒性灵”呀。

创造固然重要,文化还在于积累、传承。

近几年安康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成绩显著。安康学院汉水研究中心在戴承元主任的主持下,率先收集整理了本土著名作家李春平的研究资料,《李春平研究论集》,随后又整理出版了《三沈研究》,并建立了陈少默纪念馆,形成了以汉水文化为核心的研究中心,对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平利山歌、汉水码头文化等多方面的地方文化,进行保护性的整理、收藏、研究和开发,为汉水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打下了坚实的文献资料根基。


《文化名人看安康》是安康文化界又一重大的总结性成果。一是收集资料范围广。古往今来,应有尽有;琴棋书画,诗文辞赋,无所不备。举凡往来安康的文化名人,题词歌咏,丹青笔墨,一词一韵,一景一画,都有收录。再是收集资料新。且不说当代文化名人的作品,单就收集的孟浩然、陆游诗篇,足以证明是书的价值和资料的新奇。众所周知,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亲临南郑抗金前线,诗风大变。然陆游是否到过安康一直不为人知。有了陆游的这首诗作,无疑为研究陆游生平提供了坚实的佐证。其三是分类新,基准明。是书收录分作品五大类:丹青安康、山水安康、人文安康、祝福安康、古韵安康。分门别类,一目了然。能满足不同人士了解安康、认识安康的需要。其四是价值高、影响大。是书选录的作品多为历史文化名人和国内当代著名文化人士在安康留下的作品,是安康地域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足见其价值之珍贵。既能推动建设当代安康文化,也起到了传承安康文化传统积极意义。

发展安康、建设安康,是每一个安康人的心愿。建设、宣传安康文化是众望所归的惠民实政之一。

安康百姓爱安康,安康的百姓总会自豪的地向外界宣传推介自己的家乡。网络上有一位不知名的民间人士,在百度安康吧上写了《喜爱安康的一百条理由》,一位安康籍的网络歌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编唱的网络歌曲《超好听的安康歌曲》,都散发着浓浓的自豪和热爱家乡的纯洁真情。难怪在外务工的安康籍的老乡们百听不厌,百看不烦。

民间传播好,政府引导更好。刘建明市委书记写道:“这既是一次对安康文化的梳理和发掘,又是一次打造安康文化品牌的尝试,更重要的是架起了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明确的目的必定打造出一个文化精品。而精品精神来源于对家乡文化建设的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来源于推广安康山水文化的热心和真城。

是书的编辑和出版,完美地体现了这种安康人团结向上,力争上游的凝聚力。从书中,读者可以看见全国著名学者、书画家、作家、演唱家的笔墨和身影。他们不辞辛苦,千里奔波,来安康挥毫泼墨、题咏抒怀,不仅仅是“名胜是历史的,名人才是传世的”这么简单。其背后是热爱安康人士的积极努力,是这些幕后的?

安康文化人在为推介安康、发展安康做着默默地贡献。

清代文人刘应秋没有把他的诗集推介出去,尽管诗集中有文化名人的称赞。如今,有政府引导,文化人积极努力,装帧典雅完美的《文化名人看安康》将他连同其他作家一起,推向省外,推向全国。

古人提倡“卧游”。有了《文化名人看安康》,一册在手,“卧游”巴山汉水、倾听民歌风情,品尝山野珍馐,了解民俗风土。文化、名人;名人、文化。读了这本书,你一定会更加了解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