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图新闻

【书评】任玉侠的戏曲小品集序

发布日期:2017-03-02 发布者: 访问:672

吴建华  陕西省文化厅

 

我是应文友吴龙晏之邀为任玉侠的戏曲小品集作序的。龙晏说:任玉侠是石泉的文化人,爱好广泛,工文善书,长于诗词,又能歌善舞且语言幽默,尤其能自编自演,巧将生活领悟与舞台展现相结合,就像他修习太极拳,招招式式,唯一心耳!我深为龙晏有这样的老友而感到自豪。

细读任玉侠的戏曲小品集,方知个中趣理。

任玉侠不简单。他原本是一名警察,在近四十年的警营生活中干过治安、刑侦、经侦、政保、交警,当过政保科长、局办公室主任、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卸任后仍在县局政工室作警营文化工作。

 

2006年任玉侠在石泉金秋艺术合唱团时,团长让他参加小品节目的排练,导演发现他有表演的天赋,他自己也说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接着就萌发了创作小品的欲望。他这一发就不可收拾,连续几年下来,先后创作小品17个、小戏3个、快板3个,约七万余字。其中小品《蚕室情》在省文化厅举办的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二等奖,小品《审老公》《咱农户的贴心人》获三等奖。这次任玉侠把这些作品加以收集整理,欲将出版《任玉侠戏曲小品集》。这是他个人的可喜收获,是生命智慧的有效证明,也是我们社会文化的可喜收获,个中有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耿耿情怀。

读了任玉侠的戏曲小品,我有以下感受:

一是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任玉侠从警40年,办过形形色色的刑亊案件和治安案件,他对社会的观察、分析、判断尤其准确。如《督导》小品中把基层乡镇公务员的内心矛盾和行为刻画得合情合理与步步深入,让我们感知到小品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镜窗可以看见社会大世界——基层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让观众在嬉笑过后沉思。

二是他的群众立场和正能量。这个话题说来简单,但真要从小品中体现出来,那需要善巧藏机而有滋有味。任玉侠就是用他的戏曲小品表现出了群众的真挚朴素情怀、对政策的理解和拥护,并用紧扣主题的情节,召唤着拼搏务实的时代精神。如情景剧《为了谁》《喜酒》等。

三是讴歌廉政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艺术是表现精神和灵魂主题的手段和方式。任玉侠借戏曲小品,弘扬廉政文化的精魂,在为建设廉政社会而努力着。如廉政小品《审老公》,法制小品《高价饭》《社区警务室》《害人害己》,勤政为民小品《暗访》《咱农户的贴心人》《农税情深》《搬家》,倡导社会新风小品《考女婿》《迷茫》等。

四是语言富有地域特色。任玉侠的小品中多使用浓郁的地方方言,情节也是当地人时空见惯的身边亊件,让观众在亲切感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拜师》小品反映了当地移民语言的差异,造成误会和错觉,让人在笑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五是掌握了戏曲小品的创作特点。任玉侠是一名老警察,没有上过任何戏曲创作学校,连培训班的大门也没迈进过,但他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积累,善于从小品艺术角度来思考,以至于在戏曲小品的创作方面有了自己的方法、见解和特色。他的作品包袱往往设埋于不经意之间,而一旦抖开,笑声哗然,即制造矛盾与解决矛盾恰到好处。

任玉侠是一名业余作家,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这些戏曲小品,实在难能可贵。他的作品大部分已在当地排练演出过,受到观众的好评,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有些小品是任玉侠亲自表演的,有些是他指导社团排练的。

尽管现在似乎文化产品多得消化不了,其实真正符合群众胃口的东西并不多,特别是让群众喜见乐闻的地方戏曲小品又少之又少,打着火把也难求。于是,我为任玉侠的戏曲小品集出版点赞,向他鞠躬致敬!

谨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