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图新闻

【书评】正气传家育后人——《阅读徐山林》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7-01-05 发布者: 访问:444

陈春苗  安康市汉滨区恒口中学

拿到《阅读徐山林》的那刻,我还在想,官民终究殊途,这样的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感而是陌生,况且我不懂政治,更加重了陌生感,读什么呢?

我先看的是“女儿”这一部分,恍惚中,脑海里蹦出的是一个农民儿子的形象。我竟将一省之首,与上个世纪里农民儿子的形象画上了等号,是不可思议的,却是真实的感受。于是一口气读完后半部分,再慢慢地翻阅前半部分内容。

徐山林,灼灼其辉,真实感人。让人目眩的不是堂堂一个省长的万丈光芒,而是一个治好家、谋好事的普通人的光辉。让人感觉真实如在身边。是一个自小失去父爱,生活坎坷,风尘覆面,时常泥浆满腿的农民儿子形象;是一个心系工作,看重百姓事,一生奔忙,妻女身边常缺位的父亲形象。

通常百姓对官员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来自影视作品和媒体报道,负面形象因其让人难忘更显其多。身居高位者若是有智慧,有远见的,必定是身具正气。徐山林就是这样的人,任何人读《阅读徐山林》这本书,都会颠覆对徐山林的印象吧。

书中透露出他治家的态度,这是我最受触动,也最为钦佩的。他身居高位,在人们的意识里,他的孩子是省长千金,一定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至少是锦衣玉食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看他的几张全家福,分明就是农村老汉和大妈,带着刚从田地里干活回来的四个女儿。他们着衣朴素,与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有次出差去广东,回来时给四个女儿一人买了一条裙子。这是四个女儿青少年时期最美好的一抹记忆。多年以后,二女儿南兰回忆起来还说,那条浅苹果绿的长裙是她最钟爱的衣服。不是裙子有多漂亮,这是女儿对父爱的深刻体察和理解!

有限的给予,得到的是孩子的成长和理解,而一味地付出和满足,孩子不懂珍惜,只会滋长不必要的贪欲,最后害人害己。这是现在许多官二代富二代不能承继祖业,光耀门楣的原因吧。

二女儿大学期间,同学都以为与她同宿舍的一位家境富裕的舍友是徐省长的女儿。还有一次,同学买了一双20多元钱的皮鞋,南兰竟然觉得太奢侈了。从小到大,她所接触到的人都说她不像省长千金,她却能安之若素,这一切是受父亲徐山林的熏染。

书中写道:“打从朝霞(三女儿)记事起,父亲就是安康行署专员、地委书记,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和勤俭的品质。在朝霞的记忆中,父亲似乎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脚上总是穿着一双黄胶鞋,由于常常下乡,鞋上总是沾满泥土。”

他一直教导四个女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要认真工作、低调做人。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四女儿朝晖影响最深的是父亲任常务副省长期间,即使到了晚上,家里仍然有人在等候汇报工作、批示文件,父亲总会将汇报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听清要点,做出判断,做出决策,给出正式回答。

他的严于律己也深深地感染着女儿们。朝晖记得自己上四年级时,父亲让她追到小院门口,把客人送的礼物退回去。70岁生日时,他又把一生的藏品全部捐献给家乡安康。

他不仅教给孩子们接人待物的方式,也教育孩子注重细节。二女儿小时候爱乱丢东西,他教育女儿说:“撒切尔夫人有句名言,叫‘整洁仅次于虔诚!’”二女儿现在也常用这句话来教育自己的女儿。身教胜于言传,在孩子们的教育中,他虽然常常缺位,但他是孩子们的精神领袖。

父亲的羽翼再大,能为女儿遮蔽风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留给后人万贯家私,不如传其行之有效,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在书中,我不仅读到了浩然正气,也读到了治家良方。这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学习的,也是看这本书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