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图新闻

【书评】鲜血染红革命的旗帜——《红岩》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6-11-17 发布者: 访问:412

吴靖 宁陕县筒车湾幼儿园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能够有机会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捧着这本红色封皮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心情就激动不已。众多革命英雄在脑海翻滚: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革命者们在狱中与反动派斗争的故事,在酷刑下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更是无比高大……所有这一切浮现在我眼前,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在书中我十分敬佩江姐。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时,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肩负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任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让雨水与泪水洗涮着自己的悲愤与痛苦忧伤。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要舍小家为大家。擦干泪水,重新站起来了。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竹签、吊飞机、辣椒水等酷刑毫不畏惧,在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后,反而大声呵斥敌人的卑鄙行径。她以一个共产党党员的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特务们的威逼和利诱等种种折磨,保守了党的机密……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最后她知道将要牺牲时,她坚强地告诉大家不要哭泣。就在重庆即将解放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的杀害了。
  视死如归的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秘密残害时,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大义凛然的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畏惧,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动摇。
    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那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那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革命先烈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这是中国革命者最真实的写照与缩影。
   读完书后,我又深入地查阅了资料。其实书中的众多烈士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如许云峰的原型徐建业,敌人用酷刑拷打,他只字不招,后来改用利诱,他仍然不为所动。敌人恼羞成怒,给他施加了所有狠毒的刑罚,但他仍是沉默,坚贞不屈。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将奄奄一息的他关进渣滓洞集中营。最后,他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合上书页,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被鲜血染红的红岩,出现了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如果没有当初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历史,我们怎么可能有如今的生活呢?而面对这些牺牲的烈士,他们在酷刑之下信念始终如一,这对我们是不是也有所启示呢?
  面对这些敬佩的先烈,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摧残与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上学时,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却成绩不理想,便泄气了,怨天尤人;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对学习、工作完全没有热情与吃苦精神,遇到小小的挫折容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不会,怕嫌麻烦,就会想到放弃。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持之以恒的去拼搏去完成。现在的许多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挫折就放弃。但革命先烈们在遇到数十倍、数百倍于此的困难时他们畏惧了吗?他们退缩了吗?不,他们没有!他们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用鲜血开辟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石,这难道不应发人深省吗?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和平年代,只感觉到书里的那些人和事离自己太遥远了,只是作者的杜撰与描写。缺乏对生活的激情与梦想,相反很多年轻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吃喝玩乐就无所追求,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追求时尚和刺激的年轻一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拼爹炫富,嘲笑勤奋与刻苦,看不起劳动人民,把贪图享受当做口头禅与炫耀的资本,忘记了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
    红岩里不是我们要去学习革命者舍生忘死、取义成仁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红岩的内涵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与继承发展,作为幸福年轻的一代人,生活上没有经历那些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年代;物质上没有经历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岁月;精神上没有经历提心吊胆、受压迫剥削、白色恐怖笼罩的煎熬。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懂得珍惜与感恩。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感恩先烈们的英勇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幸福生活,感恩生活在阳光灿烂、安定祥和的社会里,感恩祖国的富强与民族的团结。更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要身怀远大抱负,怀揣繁荣富强“中国梦”想,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我们时刻都应铭记:胜利的旗帜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我们更应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坚定了信念,并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向前。